Page 74 - 2019workreport.indd
P. 74
2
0
1
9
工
作
报
告 2.2 现阶段目标:支援及协助学校进行教育改革
书
· 不是我们做了什么,而是学校需要什么。
· 对学校来讲,主要聚焦在三个问题上:
· 学校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· 学校未来要发展的方向。
· 学校在推动教改时,期望董总提供什么样的协助。
3. 改革策略
3.1 优化独中课程,强化办学优势
在延续原有课程发展的基础上,未来华文独中课程结构将朝向跨领域、多
元化、以及统合性的方向改革,着重学生在自主学习上的选择,以落实学生为
学习主体的课程观念。
面对工业4.0时代的到来,以及升学途径多元化等课题的冲击下,除了优
化独中课程之外,也主张将“技职课程”纳入高中分流的范畴,成为学生多样
化课程的选项之一。
在初中课程方面,为解决初中课程分科导向,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弱
点,初中未来课程结构强调多元化,并按8大学习领域规划,其中包括语文、
数学、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艺术、体育与健康、科技与生活和综合实践的学
习领域课程。
在高中课程方面,未来发展将落实学分制,贯彻高一探索、高二探索加分
流,以及高三深化专科知识的课程结构。高中课程结构也将保留适当的“空
间”,让学校可以依据各校的办学特色进行设计,即发展具有学校和社区特色
的校订课程。
更重要的是,高中课程改革后所释放出来的时间,将鼓励学生进行阅读、
探究、发现和运用所学的内容,并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、沟通、团队协作、以
及创造创新的能力。
3.2 落实多元评量,强化统考价值
应试文化始终是教育改革最大的问题,不面对这个问题,许多教改的措施
是难以推动。而且要让学校及学校的教师有感及有动力进行教改,籍由评量改
革来引领学校推动教改是“教育实务界的千古规律”。评量改革基本思路主要
是两方面:一、减少考试对教改的干扰;二、改革评量的方式。
基于21世纪的人才能力要求,学生需要被评量及教导的能力已非传统
的“读、写、算”,而是具有更高层次的能力,如思考、批判、协作、创新、
解决问题等。于是,评量的方式必须改革,让学生的基础“学力”获得较为公
平与公正的评量,是当下我们需要清楚且掌握的趋势。因此,独中教育评量的
改革也应该要符合这样的发展趋势,才能不落后于形势,且能不断地创造其存
在的价值。
68